[登录]
[注册]
欢迎访问天津市宝坻区文化馆
手机版
网站首页
关于场馆
场馆介绍
荣誉证书
场馆公告
场馆年报
文化资讯
活动通知
活动回顾
行业新闻
宝坻资讯
抗疫专题
艺术欣赏
精彩视频
文化互动
培训课程
文化慕课
咨询
意见建议
联系方式
资源检索
文化热点
关于场馆
文化资讯
艺术欣赏
文化互动
预约
咨询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
电话:
(022)29241238
传真:
(022)29241238
邮件:
bdqwlj07@tj.gov.cn
地址:
天津市宝坻区商业街8号
微信公众号
开闭馆时间
每周一至周日
上午8:30 - 下午17:00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资讯
>
活动回顾
活动回顾
【打开“津门”话发展】新动能迸发新活力
来源:
日期:
2020-05-30 08:47:57;
点击:
属于:
活动回顾
栏目访谈详情 请点击图片观看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深化放管服、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虽然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指标,但对于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决心和行动,却力透纸背。
全国两会期间,《天津日报》与津云新媒体共同策划的《2020全国两会·津云访谈──打开“津门”话发展》栏目聚焦滨海新区,邀请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贾堤,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涛,滨海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洪,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朱玉兵,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主任徐斐,以及云圣智能联合创始人CMO朱胜利、正达科技总经理衣龙欣、PPG亚太区总经理延彩明等3位企业家代表做客津云演播厅,大家围绕“引育新动能”和“优化营商环境”进行了深入探讨。
引育新动能 项目是抓手
“5月18日,我们有4个重点项目同步开工,总投资额达到24.7亿元。”
“5月20日,雀巢中国与我们签约,增资7.3亿元,凸显了外资对中国、对天津的信心。”
“我们公司一季度拿到了数千万元订单,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0%。”
……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经济复苏进行时,津云演播室里,这样的好消息令人振奋。
“疫情防控常态化,更要把‘接链、促需、护企’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畅通循环产业链和供应链,把国家和市里的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位,打好高质量发展这手牌。”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贾堤认为,引育新动能、培植新优势,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抓手,要让投资者看到发展前景、看到服务的效率、看到投资的价值。
锁住大项目、牵住“牛鼻子”。滨海新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今年计划安排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210个,总投资1552亿元,这些项目中有88个已经开工,总投资额515亿元。6月份之前,还将有12个项目实现开工。
引育新动能,要着力聚集主导产业。滨海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聚集了上下游企业1000余家,营业收入超过900亿元,网络安全产品与服务产业集群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管委会副主任王洪说:“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区域空间和产业布局,积极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腾讯IDC数据中心、360网安协同创新平台、航天五院‘鸿雁’、华为鲲鹏实验室、天地伟业智能安防等一批新基建项目建设。”
开发区在培育新业态方面更是下了一番功夫,重点在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双创生态环境、推动平台载体升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们瞄准外资研发中心、智能制造、新物流、未来医疗等领域,聚焦“项目+团队”,在项目落地的同时,注重人才的落户和运营的落地,积极发展新经济、新业态,引入全球高水平研发人才,推动落户了PPG研发中心、大陆汽车研发中心、狮桥集团、零氪科技等一批重点项目。
管委会副主任李涛说:“疫情防控期间,新动能项目对支撑区域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4月当月,工业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等这些指标都比去年同期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互联网平台等板块甚至实现成倍增长,可以看出,我们的龙头企业订单和市场没有丢。”
为企业服好务 是我们的分内事
“大年初二,公司紧急调整生产线,本来正常审批流程需要5天,政府只用了1天,就把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送到了我手上。”津云演播室内,天津正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衣龙欣,忍不住为新区政府的服务点赞。
“这本来就是我们‘店小二’的分内之事!”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朱玉兵真诚回应。
一个“深表感谢”、一个“不用客气”,企业家与政府官员之间的一番对话,让人们窥见了滨海新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全豹之一斑。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优化营商环境,政府关键要走心。
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主任徐斐认为,新区始终都有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意识,所有的创新改革,都是围绕企业办事的难点堵点主动进行的政府部门间业务融合与流程再造,目的只有一个:把方便留给企业,让企业痛痛快快办成事,一心一意谋发展。
从打造营商环境,到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永不止步。“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让我来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在滨海新区,“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服务理念早已深深扎根。“双万双服”平台、8890专线、“132”专班、帮办红马甲、“专家+管家”“泰好办”“保政办”“政务小飞侠”,随时随地各尽所能为企业服务。
大胆试,大胆闯,滨海新区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
徐斐带来了一张全新的行政许可证以及5张旧版许可证,在现场逐一向大家展示。“以前要开一家宾馆,经营者至少要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特种行业许可证、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如果宾馆里再开家超市,还要拿到食品经营许可证、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这5个证,要分别到5个部门提交5套材料,分别接受5个部门实地踏勘,并依据要求整改,才能拿到。”徐斐说,“我们在全国首创推行了‘一企一证’综合改革,现在只需要1套材料、1次申请,就可以拿到一张综合许可证。一位开过不止一家餐厅的老板给我们算过一笔账,改革前申请这5个证要花30天,现在只需要3天,节约租金和人工成本10万元。”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保税区瞄准企业需求,推出一系列审批改革举措。朱玉兵说:“我们通过‘五减四办’改革,对外承诺的办结时限是3天,实际上过去一年里,所有审批事项的实际办结时限平均只有0.324天,88%的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了‘马上办’。我们还推出‘全承诺、无审批、签字即办结’的审批流程,已在9个事项16个行业领域推广,项目实际办理时间由原来的1—2个月,缩短到十几分钟,为企业节省报告编制费用3万元—5万元。”
滨海新区 来了就不想走
今年1—4月,滨海新区新增市场主体1万家,签约2000个项目,新开工88个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新引入的内资实际到位额增长96%。
这一组数字可圈可点。
数字背后,是政府与企业风雨同舟、共渡难关的决心。越是在特殊时期,越是考验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
云圣智能是一家智能制造企业,联合创始人CMO朱胜利深有感触。“疫情防控初期,工程师们都在家办公,但是涉及设备生产和组装测试,他们必须到现场。疫情虽然严重,但生产也不能耽误,当时可把我们急坏了。”朱胜利说,“新区政府部门了解到我们的情况后,及时上门帮助我们有序复工复产,还帮我们对接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我们的产能很快就全面恢复了。今年一季度,已经签署了数千万元订单,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0%。没有政府的帮助,这样的成绩单不可想象!”
一边是疫情防控压力,一边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如何帮扶企业闯过这一关,滨海新区“硬核”措施一一上线。
“疫情防控期间虽然实体的政务服务中心暂不开放,但是政府的服务一直都在。我们通过实施‘纸上办、掌上办’,全面推行‘保安全、能办事、网上办、不见面’审批,让企业实现‘不见面、事照办’。”据徐斐介绍,疫情防控期间新区坚持特事特办,区级中心绿色通道通过上门办、容缺办、承诺办、马上办,办理事项151项,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保税区全力开展护苗育苗行动,成立了150个驻企帮扶组,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兑现难、融资难问题。同时建立银企对接机制,撮合14家银行为151家企业授信74亿元。”朱玉兵说。
营商环境怎么样,企业最有发言权。
PPG涂料(天津)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涂料生产基地。由于生产需要,该公司要从国外进口一批化学品混合物,由于国外与国内管控要求不一致,企业无法在现有流程下完成产品进口,进而影响到整个涂料产品的供应链。疫情防控期间,所有国外货物交期延迟,企业举步维艰。“为了推动企业发展,新区推出信用承诺审批分级管理办法,像我们这样信用良好的企业,只需要提交一张申请表,并作出书面承诺,新区公安局很快就为我们发放了备案证明,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总经理延彩明坦言,滨海新区是企业家来了就不想走的创业宝地,PPG已经把第二家全球级研发中心落户滨海,该研发中心将在全球范围内吸纳超过150位博士和200位高端研发技术人员加入。
来源:天津日报
上一信息:
刚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胜利闭幕!表决通过!
下一信息:
中小微企业、个体户,总理记者会有你们的好消息!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
天津公共文化云
网站首页
|
关于文化馆
|
活动回顾
|
预约
|
咨询
|
联系我们
电话:
(022)29241238
邮件:
bdqwlj07@tj.gov.cn
地址:
天津市宝坻区商业街8号
津ICP备202000896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