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下午,宝坻区文化馆文学艺术创作实践基地颁牌仪式暨《秦柳》作者座谈会圆满召开。区文旅局副局长尹玉辉、区文化馆副馆长孟晓玲、《秦柳》编辑部全体编辑、来自10家基地的代表和部分《秦柳》作者出席和参加了颁牌仪式和座谈。
尹玉辉首先感谢各基地和《秦柳》作者们一年来对基地建设的支持,对《秦柳》杂志的关注和付出。他说,2019年,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通过赴基地采风,为杂志创作了一批精品佳作,同时,围绕重点节庆,编辑出版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作品专刊等振奋人心的作品,发挥了《秦柳》繁荣创作和服务中心工作的作用。他希望,2020年,把基地建设同文艺创作紧密结合,深挖基地文化,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并将创作成果通过《秦柳》杂志宣传推介,扩大宝坻对外影响力。
孟晓玲代表区文化馆、《秦柳》编辑部向林亭口镇东凤窝村、旭辉恒远股份有限公司、牛家牌镇辛庄子、方家庄镇小杜庄村、八门城镇陈塘庄村、宝坻消防救援支队九园中队、大口屯镇石辛庄、宝坻一中、口东镇八台港桃花基地和大钟庄镇二米庄村颁发了宝坻区文化馆文学艺术创作实践基地牌匾。
《秦柳》杂志编辑部负责同志简要介绍了宝坻区文化馆文学艺术创作实践基地建设情况和《秦柳》杂志办刊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设想。
会上,基地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特色以及有待开发挖掘的文化资源。《秦柳》作者们纷纷表示,紧随《秦柳》平台,扎实搞好创作,为杂志的发展壮大积极作出贡献。
本次活动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交流、合作、探索、发展为宗旨,以弘扬民族文化艺术为己任,团结全区作家、艺术家,积极开展文学艺术交流、学术研究,文学创作等工作,全身心投入,竭诚服务,为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附:2019年《秦柳》工作亮点:
《秦柳》杂志是我区文学爱好者的园地,在培养文学新人、繁荣宝坻文学创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今年以来,文旅局采取有力措施,使这一品牌呈现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一是落实馆办责任,加强编辑力量。按照相关规定,将《秦柳》编辑管理权限下沉落实到文化馆,由一名文化干部牵头,联合社会文学爱好者,共同组成编辑部,将业务力量与社会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上下互动的良好局面。上年度《秦柳》出刊四期,除去“袁黄(了凡)家训专刊”,实际出刊只有三期;今年已出刊五期,全年可出刊六期,达到了预定出刊效果。
二是打造品牌项目,延伸平台作用。今年5月份,宝坻区文化馆、《秦柳》编辑部实施了宝坻区文化馆文学艺术创作实践基地建设工程。截至目前,已创建基地10家。成为“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主题实践活动的长期开展平台。部分成果已经通过《秦柳》杂志体现。基地建设与《秦柳》杂志之间形成了良性文学供给关系,为推出更多文艺精品提供了不竭资源。
三是配合中心工作,打造主题氛围。今年以来,编辑出版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作品专刊,用一批热情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家乡宝坻的精品力作向伟大祖国70华诞献礼。同时,相继刊发了“渠水杯”获奖诗歌选登、口东八台港采风诗歌选登、讴歌祖国 赞美家乡诗歌小辑、“创城创卫”文艺作品征集获奖作品选登等专栏。此外,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了与甘肃永登、武山等对外帮扶交流成果。
四是组织推荐作者,参加全国评奖。以《秦柳》杂志为平台,推荐优秀作者参加了东丽杯全国诗歌评奖、周汝昌杯古体诗词评奖等全国性活动。其中,19岁的邱紫天通过《秦柳》杂志的培养,获得了今年东丽杯新人新作奖,这在近几年也是宝坻青年作者取得的最好成绩。
五是联合兄弟区县,加强沟通交流。尤其是宝坻、北辰两区文学作者交流联谊会在宝坻圆满举行,达到了互惠共赢的效果。通过交流,提高了文学艺术创作水平。加强区县间文学艺术交流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对外宣传推介了宝坻。活动引起市级媒体的高度重视,已在《天津日报》“北辰之声”给予报道。